水产养殖中所用的氯化钙是用碱法钙还是酸法钙?
众所周知,水产养殖中为避免水质PH值过高,而导致生物产生不良反应,需要用到盐酸和醋酸这两种酸碱调节剂,可直接中和水中氢氧根离子降低pH值。
而水产养殖中用氯化钙也是可以做酸碱调节剂吗,碱法钙跟酸法钙是PH值不同吗?这种说法是错的。碱法钙跟酸法钙其实是生产工艺不同,碱法钙也就是母液法:原料是由氨碱法制纯碱时的母液,加石灰乳而得水溶液。酸法钙也就是复分解法:原料由碳酸钙(石灰石)与盐酸作用生成。无论哪种工艺生产的氯化钙其PH值都是中性的,所以并不能够作为酸碱调节剂使用。
那么氯化钙为什么在水产养殖中,又用来降低水中PH值的呢?原来氯化钙是通过自身的钙离子来沉淀氢氧根离子同时絮凝沉淀浮游植物,减缓藻类消耗二氧化碳量,从而降低PH值的。所以无论哪种工艺生产的氯化钙只要符合,使用效果都是一样的。
氨碱厂副产氯化钙生产流程:
1、废液经过沉降。
2、上清液经过三效蒸发浓缩。
3、氯化钠结晶析出。
4、经离心机分离副产氯化钠。
5、浓缩液去钙锅加热继续浓缩。
6、再去制片机制成片状五水钙。
7、进入振动流化床干燥,得到二水氯化钙。
8、经过包装即成品。
9、也可以制成无水钙
氯化钙产品主要有液体氯化钙和固体氯化钙,市售液体氯化钙的主要规格有28%、32%、34%、35%、38%、40%、42%等不同浓度的产品。固体氯化钙外观为白色结晶体,为片状、球状、粉状无水物和二水物。
维护藻类生长平衡需要钙
放苗前肥水,如水中(尤其是淡水养虾)缺钙、镁、磷等元素,则藻类难以生长繁殖,导致肥水困难或池水容易落清。
维护水体稳定,增强缓冲性能需要钙
养殖生产用水要求有一定的硬度,养殖用水钙、镁含量高,除了可以稳定水质和底质的pH值,增强水的缓冲能力,还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快有机物的分解矿化,从而加速植物营养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