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碱厂副产氯化钙生产流程:
1、废液经过沉降。
2、上清液经过三效蒸发浓缩。
3、氯化钠结晶析出。
4、经离心机分离副产氯化钠。
5、浓缩液去钙锅加热继续浓缩。
6、再去制片机制成片状五水钙。
7、进入振动流化床干燥,得到二水氯化钙。
8、经过包装即成品。
9、也可以制成无水钙
氯化钙产品主要有液体氯化钙和固体氯化钙,市售液体氯化钙的主要规格有28%、32%、34%、35%、38%、40%、42%等不同浓度的产品。固体氯化钙外观为白色结晶体,为片状、球状、粉状无水物和二水物。
水产养殖中所用的氯化钙是用碱法钙还是酸法钙?
氯化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作为虾蟹等甲壳类动物补钙产品、调控水质PH值还可以起到放苗前肥水、维护水体稳定等作用。一般水产养殖用户在跟我们业务员咨询氯化钙产品时候都会想要使用碱法钙,认为碱法工艺生产的氯化钙其PH值是碱性的,适用于水产动物本身适宜的pH值【中性偏弱碱性(即pH 7.0~8.5)】。
其实这个是养殖用户应用氯化钙的一个误区,所谓碱法钙也就是母液法:原料是由氨碱法制纯碱时的母液,加石灰乳而得水溶液。而酸法钙也就是复分解法:原料由石灰石与盐酸作用生成。但是无论什么工艺生产的氯化钙其PH都是中性的,所以氯化钙并不能够直接作为酸碱调节剂使用。
在水产养殖中,当水质pH值异常变得过高pH≥9.5时,会导致养殖动物生长速率减慢、饵料系数及发病率升高等不良反应。氯化钙可以通过自身的钙离子来沉淀氢氧根离子同时絮凝沉淀浮游植物,减缓藻类消耗二氧化碳量,从而间接降低PH值。
所以无论碱法钙还是酸法钙,只要是能严格执行我国生产标准,其使用效果都是一样的。就可以应用到水产养殖行业。
虾蟹的生长离不开钙
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生长要通过不断的蜕壳和硬壳来完成,因此需要从水体和饲料中吸收大量的钙来满足生长需要,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又常使水体中矿物质盐的含量严重不足。而钙、磷吸收不足又会导致虾蟹的甲壳不能正常硬化,形成软壳病或者脱壳不遂,生长速度减慢,严重影响虾、蟹的正常生长。
目前水产补钙产品主要成分主要有:①有机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等;②无机钙:碳酸钙、氧化钙、氯化钙、磷酸钙等。其中有机钙原料成本相对来说很高,而无机钙尤其是氯化钙的成本要低、虾蟹还易吸收。